川江載貨汽車滾裝運輸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從興起到壯大,從巔峰到回落到目前相對穩定的新常態,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綜合交通建設息息相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來重要貢獻。當前,川江載貨滾裝行業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一方面國家嚴格治超且常態化的政策環境給原本發端于“草莽”——超載超限運輸的這一行業帶來嚴峻的挑戰;另一方面生態文明的國家戰略倡導綠色發展,推進水運節能減排和規范道路運輸等又給行業帶來了新機遇。如何順應水運物流發展趨勢,實現川江載貨滾裝行業的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我們面臨的時代選擇。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這為川江載貨滾裝行業的轉型發展指明了方向。
趨勢——發展綠色航運
在國家努力推進綠色航運,大力實施節能減排的歷史背景下,川江載貨滾裝行業凸顯其在長江經濟帶發展中的比較優勢。相對于公路運輸,600多公里的川江滾裝航線節能減排比較優勢明顯,潛力巨大,完全符合國家戰略與政策導向,這也是我們行業可以轉型發展的立身之本、信心之源。
市場——客戶期待什么服務
川江載貨滾裝行業的發展也累積了不少積弊,與市場需求、客戶期待存在不少差距。尤其是市場需求發生變化的當下。例如,客戶對降低物流成本的需求,以前是滿足最基本的“走得了”,現在還需要“走得好”“走得省”。由于行業興起以來的一些結構性矛盾和先天缺陷,港航貨各方利益主體缺乏規制的無序博弈,這三個“走”都存在諸多問題,如服務質量的瓶頸制約問題,包括班期運時、對司乘人員的生產生活服務等長期難以得到根本改善和提升,使其作為一條服務鏈,與公路運輸競爭難以發揮其最大潛能。又如其價格機制是港口與貨代服務價格保持相對固定而船運價與客戶運價聯動,與航運物流市場主流的船運價相對固定而代理服務與客戶運價聯動相悖,不利于充分發揮貨代的市場開發積極性。在當前“一帶一路”的宏偉背景下,要認真分析市場,掌握客戶需求,準確定位,對重點客戶要從單一的物流運輸延伸到嵌入客戶供應鏈,為其提供綜合物流服務,直至形成利益共同體。此外,進一步開發細分市場,如三峽礙航期集裝箱水陸甩掛運輸需求、紅巖商品車全程物流需求、合規轎運車在國家治超新規后的物流運輸需求等等,為客戶提供小眾市場及其定制服務,擴大車源渠道,拓展市場空間。
提質——發揮國企的引領作用
川江載貨滾裝行業由于歷史的成因造成各個經營主體中,民企占比大,對市場的控制力量強,而其相互之間為了利益爭奪也常常因噎廢食,缺少大局觀和長遠意識,尤其是投資和服務質量方面,熱衷于短期利益和急功近利,有時甚至是涸澤而漁、零和博弈。作為該行業目前唯一的國企,我們應該當仁不讓地站出來,充分利用國企的優勢,增強對行業的影響力、帶動力,加大投入,努力完善港航基礎設施,通過混改吸取民企經營機制靈活的優勢,實現以我為主、優勢互補,最大限度整合行業利益相關者,重塑行業生態,提升整個滾裝運輸航線的綜合服務水平和物流效率。從經濟性和時效性方面與公路、鐵路運輸進行比對,設計適合市場需求的航線班期,盡快實現定班制,滿足客戶需求。特別關注下游宜昌交投集團滾裝碼頭建設動態及其政策動態,如能與其形成真正的戰略合作(比如相互參股),在航線的最重要的兩個節點形成互動,將為規范市場、重塑規則、提質提效奠定堅實的基礎。
節點——港口數字化智能化
港口碼頭是物流供應鏈的重要節點。以東港碼頭為例,是將來主城最重要的載貨滾裝運輸碼頭,碼頭自身的自動化水平較高,而且隨著周邊區域交通設施的完善,產業園區的培育發展和“前港后園”產業布局的形成,其區位優勢和腹地資源優勢愈加明顯。港口碼頭應充分利用這種節點優勢,搶占整個供應鏈的制高點。具體而言,就是要積極主動參與港口數字化轉型的變革,努力提高港口智能化水平,從“無人售票”系統到“智能售票”“智能客服”等信息化業務系統,建立港、航、貨集于一身的川江滾裝物流平臺,提升對內的精細化管控和服務績效,打造良好的港口運營環境,提升服務體驗,以更高的效率服務更多的客戶,以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促進川江載貨滾裝行業的高質量發展,實現新時期的新作為。
東港滾裝港埠有限公司 藍利才
地址:重慶市渝北區財富大道15號高科財富園2號A棟11樓
電話:023-89030777
傳真:023-89030766